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在3月24日的2019亞洲交易博覽的現場,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及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劍平先生就《中國產業結構升級與人民幣匯率》發表了主題演講。
丁劍平先生首先指出,匯率和產業結構互為因果,相互影響。由於產業結構的提升,人民幣匯率必然會升值。這主要是由財富效應決定的,因產業結構提升必然會引起財富效應的轉移。
丁劍平先生指出,只有全面認識匯率和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才能夠正確制定匯率政策。
首先,人民幣升值有利於產業結構升級。理論上,匯率可以通過貿易效應、投資效應、價格效應和收入效應(又叫財富效應)推動生產要素和技術水平在貿易品內部和貿易品與非貿易品之間的分配和變化,進而推動制造業內部由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變;各產業部門之間制造業向服務業轉變,並最終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具體而言,人民幣升值會降低出口,增加高技術和資本密集型貿易品部門的FDI,改變生產要素價格,通過“篩選效應”推動貿易品部門內部生產要素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部門轉變,提高該部門的就業和技術水平,推動貿易品部門內部的產業升級,即集約邊際;人民幣升值總體上抑制貿易品部門的發展,促進非貿易品部門的發展,從而推動部門間產業結構升級,即廣延邊際。
其次,不同產業間生產率變化會通過“巴薩-薩繆爾森效應”對人民幣實際匯率產生影響。不同國家間貿易品部門和非貿易品部門的“相對相對生產率”水平的提高會通過影響它們之間的“相對相對工資”,進而影響到“相對相對價格”,並最終對實際匯率產生影響。傳統的“巴薩效應”指出高發展水平國家貿易品部門生產率的提高會促進該國實際匯率升值。當然,對中國而言,在研究“巴薩效應”時,需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考察貿易品一價定律偏離和部門間工資差異等問題。
丁劍平先生繼續對人民幣匯率和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系統分析,指出貿易品部門技術水平的提高會促進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而匯率升值則會抑制勞動密集型產業升值整個貿易品部門的發展,促進高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非貿易品部門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同時,升級後的產業結構不僅有足夠的競爭力,還提高了國家發展水平,客觀上有利於人民幣匯率升值。人民幣匯率升值和產業結構升級之間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但就現實而言,丁劍平先生指出,至少在“05匯改”之前,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通過低估的匯率獲得貿易順差優勢的現象。低估的匯率阻斷了匯率升值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閉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產業結構扭曲現象。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
丁劍平先生認為,要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就需要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配合。人民幣匯率需要圍繞均衡匯率水平上下波動,而均衡匯率的確定需要依據“巴薩效應”,人民幣幣值的確定必須建立在符合勞動生產率水平和對商品國際定價能力的基礎上。通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使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區間上更具彈性,從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丁劍平先生最後表示,匯率的通道在於產業結構、產業的基礎,基礎一旦建立,產業結構一旦穩態,匯率必然進入穩態。我們要看到產業結構跟匯率之間的關系,匯率進入穩態了,它的根基在於產業結構進入穩態。因此,自2015年至今,人民幣匯率也進入穩態。穩態的基礎在於“巴薩效應”,從高科技行業或大公司到小商品行業或小公司等,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人民幣匯率就有希望形成一個穩態定向升級的通道。一個國家的貨幣穩定和產業結構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才能不斷地提高競爭力,從而穩步發展前進。
感謝新浪財經、第一財經廣播電台、證券之星、和訊網、東方財經、中金在線、七禾網、上海有色網、格隆匯、匯商傳媒、美通社、中金網、英為財情等40餘家媒體以及百度、互動吧、活動行、陸想匯等戰略合作平台對本次活動的支持!同時我們也感謝VorexTrading、TradeMax、APJFX、EXNESS、Wetrade眾匯以及所有的參展商對於2019亞洲交易博覽的大力支持!
2019亞洲交易博覽現場精彩的演講環節明天(3月25日)還將繼續,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查看明日議程及今日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