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在3月24日的2019亞洲交易博覽的現場,路聞卓立聯合創始人、前路透中文部主編,並在香港中文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兼職教授的畢曉雯女士就《如何投資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進行了主題演講。
畢曉雯女士首先介紹了中國債券市場,指出中國債券市場分為交易所債券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當前中國債市規模大概在90萬億-100萬億人民幣之間,美國債市則大概是45萬億美金,相當於中國債券市場的3倍。其中中國銀行間投資債券的規模大概是70萬億,交易所的規模只有十幾萬億。2008-2009年中國推出4萬億刺激方案,現在正好是10年。這十年是中國債券市場迅猛發展的一年。基於這個理念,中國債券市場從20萬億迅速發展到100萬億,債券品種擴大的非常迅速,以前只有國債、企業債,現在豐富到可轉債,還有地方融資平台的地方政府債。
畢曉雯女士指出,當前外資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的速度非常之快,特別是通過債券通發展的非常迅速。但即便如此,整個外資占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還不到2%,這意味着未來中國債券市場上的外資投資機構會越來越多。
畢曉雯女士繼續指出,交易所債券市場是投資者可直接參與的公平競爭場所,但也有一些限制性條件。
首先是資金要求,申請資格認定前20個交易日名下金融資產日均不低於500萬元,或最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
其次,要求投資者更有投資經驗。具有2年以上證券、基金、期貨、黃金、外匯等投資經曆,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產品設計、投資、風險管理及相關工作經曆,或者屬於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獲得職業資格認證的從事金融相關業務的注冊會計師和律師。
另外,交易所更對個人投資者的投資範圍作出了限定——只能投資高評級“大公司”債券。具體來看,非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和企業債以及資產支持證券,且債券信用評級在AAA以下(不含AAA)的公司債券、企業債券(不包括公開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只能在機構投資者之間交易,個人投資者不能參與。
針對交易所債券市場可轉債交易,畢曉雯女士指出,可轉債兼具股權及債券的雙重性質,風險收益特征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被稱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利器
針對交易所債券市場的融券交易,畢曉雯女士指出,合格投資者可以參與本所國債預發行交易,合格投資者中的機構投資者可以參與債券質押式回購的融資交易、債券質押式協議回購的融資交易和融券交易。合格投資者及公眾投資者可以參與本所債券質押式回購的融券交易。
對於與債券掛鉤的理財產品,畢曉雯女士指出,這一品種追求持續、穩定的收益,長期的平均風險和收益預期均低於股票、且高於貨幣基金。
畢曉雯女士指出在購買債券的時候需要謹記,雖然債券型的理財產品收益比較穩定,風險比較低。但在在當前金融改革的情況下一定會出現打破剛兌的情況,在債券投資的時候,希望大家多一些債券投資的知識。在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把它掛鉤到相應的產品,弄清楚本質,還是要有一些基本的投資知識。
畢曉雯女士表示,前幾年就強調了要打破剛性兌付,這是未來金融改革里面對於老百姓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不但理財產品會打破剛兌,甚至包括我們的存款都有可能承擔相應的風險,而政策的最大的影響就是剛兌的問題。
那麼,債券型理財產品有沒有風險?畢曉雯女士指出,主要存在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在於宏觀政策收緊,信用風險在於企業自身無法償還債務。
感謝新浪財經、第一財經廣播電台、證券之星、和訊網、東方財經、中金在線、七禾網、上海有色網、格隆匯、匯商傳媒、美通社、中金網、英為財情等40餘家媒體以及百度、互動吧、活動行、陸想匯等戰略合作平台對本次活動的支持!同時我們也感謝Vorex Trading、TradeMax、APJFX、EXNESS、Wetrade眾匯以及所有的參展商對於2019亞洲交易博覽的大力支持!
2019亞洲交易博覽現場精彩的演講環節明天(3月25日)還將繼續,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查看明日議程及今日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