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國內股票市場喜提開門紅。
截止北京時間1月6日收盤,算上2020年末的兩個交易日,滬深300指數豪取五連陽,盤中再次刷新52周新高,收報5417.67點。恒生指數迄今為止已連漲六個交易日,6日收盤於27692.30點,累計上漲5.24%。
新的一年開張大吉,是否預示着投資者對中國市場在2021年能有更高的預期呢?
至少現在看來,中國市場,確實很有潛力。
基本面支撐
得益於中國優秀的疫情管控措施與正確決策,使得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率先複蘇,成為全球第一個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盡管2020年上半年疫情肆虐,經濟、民生遭受重創,但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的快速複蘇有目共睹,國內穩定的基本面支撐賦予了股票市場的向上驅動力。根據經合組織(OECD)2020年12月更新的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為8%,而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為4.2%,歐洲區域經濟增速預計為3.6%,美國經濟增速預計為3.2%。
相比較其他國家與地區,國內複蘇前景與起點要比歐美市場更穩重。新冠疫情作為2020年頭號風險事件,影響範圍波及全球,時間跨度預計將擴大至以年為單位計算。因此,中國能率先擺脫“累贅”,也給國內資本市場的欣欣向榮提供了基礎,為潛在的投資者樹立了信心。從更長的周期看,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更加凸顯。
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並強調政策操作上不急轉彎,這為明年實施財政貨幣政策定下了基調。盡管中國經濟實現了“V”型反轉,但一些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顯示複蘇仍在路上,經濟尚未完全駛入正常軌道。因此,2021年宏觀政策指導強調的松緊有度、收放自如,將進一步提升效率,控制好節奏,並盡可能減少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
經濟擴張周期
2021年,宏觀經濟絕不僅僅是疫情後的修複,新一輪經濟擴張周期正在形成,上市公司利潤增長有望創近10年來最好水平。2021年,盈利增長有望驅動A股繼續長牛慢牛。
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出口、投資、消費在漸次複蘇,且目前複蘇勢頭仍在延續,並且呈現出越來越強的內生性複蘇能力。而且,下半年的大宗商品掀起漲價潮,目前來看,供需缺口已經出現。另一方面,企業產能擴張的意願和內在動力也越來越強。基本邏輯可以歸納為,需求複蘇,產量回升,盈利修複;需求進一步上升,產能缺口擴大,量穩價升,企業盈利加速回升。因此,在需求複蘇與產能擴張的基礎上,超預期的一輪經濟上行將指日可待。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達到了28%,創了有數據以來的新高。
退一步說,即使企業對產能擴張遲疑,供需缺口將持續存在,則景氣周期被拉長,經濟上行的持續性有望超預期。
如此分析,我們得出結論:企業盈利正在加速,新一輪經濟擴張周期正在形成,而上行的力度和持續性都有望好於預期。
外資持續流入
2020年以來,中美利差依然處於高位,同時,中國作為疫情下少有的經濟逆勢增長的國家,吸引了世界各地投資者的注意力,大量海外資金流入大中華區,人民幣債券、A股等新興市場股債正成為全球大類資產配置的重點。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形成許多重大突破,使得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
在此情形下,全球資金的主要配置思路漸明——國際機構逐步轉向新興市場尋求收益,首先,對人民幣債券的增配幅度在全市場排名第一;其次,2020年收益稱冠全球的A股更吸引外資持續增配;在北向資金中,來自美國的資金占比居首。2020年全年,北向資金淨流入2089.3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855.13億元,深股通淨買入1234.19億元。
預計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將更加成熟、更加國際化,而且現階段的利差優勢和匯率強勢短期內將有望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2021新年首禮,市場在三個交易日內給廣大投資者發了大紅包。
但有的投資者沒掌握好時機,踏空了怎麼辦?
不急!HYCM再給你補上兩個月的紅包雨!2021年1月1日~2月28日,整整兩個月,交易中國指數(滬深300、上證50、恒指等)、貴金屬、能源,每手立即返現最高10美元,上無封頂。做多中國,只爭今朝!
敞開口袋,迎接2021中國紅吧。
更多活動產品請見官方網站:
https://www.hycmcn.com/cn/hylp/2021Jancash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