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劵商拜訪分享
2020
過去20年香港的金融市場蓬勃發展,成交額不斷上升,想必證劵業的經紀與老板們每個交易日都笑到見牙唔見眼(賺到爽),怎料到劵商們卻在叫苦連天。
奇怪,太奇怪了!
到底證劵市場風光背後,
到底藏了多少劵商的眼淚呢?
為何徐主席要拜訪本地證券商呢?
圖片資料:徐聯安先生接受香港信報訪問
徐聯安先生除了是亨達集團的主席外,更是香港證券業協會的主席,一直關心金融行業的發展。過去的日子,他一直發揮香港證券業領袖的角色,深入了解本地證券商的需要,向政府反映業界訴求。
在任亨達集團主席期間,雖然公務繁忙,但仍然不忘抽出時間與香港各個券商見面,了解券商的實際營商環境及需要。透過和政府理性溝通,為證券業和政府架設一道有效的橋梁,幫助業界自強。
小編們在跟隨徐主席的拜訪途中,深深地感受到他對於證券業的熱愛和為行業付出的決心,以下是小編經過300多次探訪後的所見所得,希望和大家真實地反映香港證券業中小型券商所面對的情況。
證券業小知識科普
在探討本地證券商的血汗淚之前,我們先為大家科普一下證券業的小知識,讓大家更了解這個行業~
什麼是A組 B組 C組?
香港交易所(又稱聯交所)把市場中的參與者分成了3個組別,在聯交所參與者市場占有率中的
第1-14名歸為A組,
第15-65名為B組,
而第65名往後便是C組。
A組以大型劵商與銀行為主;
B,C組為中小型劵商,有近600家劵商。
證券業的近況
這20年來,聯交所的成交額到底漲了多少?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2019年年度報告
在過去10年間,聯交所主板的平均每日成交額上升超過 70%!
聯交所參與者市場占有率分布
從聯交所參與者市場占有率來看,自2000以來,A組券商的市場占有率增長了64%,唯C組券商則大幅下跌將近80%。
A組的14家券商占據了市場57.97%的份額,而C組的600家小型券商卻只有約8%的市場占有率。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2019年年度報告
大家開始明白為什麽券商們都叫苦連天了吧?市場這一大塊餅是大了5倍,A組吃得飽飽的,可是C組沒搶到多少啊.........
結業/停業的券商數目大增
2017年以來,證券業的經營環境日趨惡劣,每年結業/停業的券商數目均刷新記錄。
2019年因社運、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全年結業/停業的券商數目比2018年增長了近160%
2020年情況更為嚴重,直至7月10日,因經營困難要結業/停業的券商已差不多逼近去年的全年總額,接近30家。
發現
過去20年金融市場蓬勃發展,成交額暴升。當中A組券商受益最大,可見證券業正向大型證券行和銀行傾斜。C組中小型本地券商是每況愈下,節節倒退,生存空間愈來愈狹窄。
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
造成今天的C組劵商經營如此困難?
徐主席到底有什麽方法可以幫助業界
我們下期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