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三(06月19日)援引Finance Magnates報道,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監管的經紀商預計將耗時2年左右,以為澳洲地區零售交易法規的新篇章做出準備。
回顧4月,澳洲議會通過了財政法修正案,賦予了ASIC更多幹預權力。
根據這份名為《設計和分銷義務及產品幹預權》的新的修正案規定,企業將在4月5日之前遵守這份ASIC預計將在接下來幾個季度中指定的新的設計和分配義務。
目前對所有ASIC監管的經紀商而言,6月末的截止日期即將到來,經紀商們將需要向監管機構給出大量大部分涉及客戶信息的數據。
回顧4月,ASIC已經要求經紀商提供這些數據。
ASIC對中國地區的關注:
就在澳大利亞金融監管機構一位代表在過去半年至少兩次到訪中國之後,ASIC已經致力於阻止澳洲經紀商在華的業務開展。
除此之外,ASIC要求經紀商提供關於業務運營模式,客戶基礎廣泛的地理組成以及關於確認經紀商被允許在相關監管地區執業的法律意見。
然而由於一些受監管公司的阻力越來越大,迫使ASIC軟化了初期做出的要求。
不斷上升的壓力導致幾家澳大利亞經紀商撤出了中國地區,雖然部分公司已經在積極撤離中國,但澳大利亞這一產業中很大一部分始終依賴中國客戶的持續流入。
隨着監管框架即將發生變化,澳大利亞持牌監管的價值對比去年最後幾個月快速貶值。
澳大利亞地區產品幹預程度:
近期該行業的監管和媒體壓力對澳洲的零售經紀業務持續帶去擔憂,在面向FM的采訪中,高級管理人員的意見為未來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圖景。
雖然大部分交流的CEO相信澳洲將走向歐盟模式,很可能對客戶的杠杆設置上限,但其他一部分也有歧異。
一位高級管理人員對當地的零售經紀業務給出了晦暗的畫面,其認為ASIC可能統一禁止零售客戶交易CFD產品。從ASIC幾位代表對這一行業強勢的基調看,已經重申了零售經紀商很可能接受到怎樣程度的審查。
雖然歐洲的經紀商有機會將客戶重新劃分入專業客戶,但這一操作在澳大利亞顯得尤為困難。對於專業客戶的定義需要交易個體擁有合格的會計師資質,證明其有淨資產至少250萬美元,或最近兩個財年每年的毛收入至少在25萬美元。
權力解釋:
在ASIC評估給定產品後,其也可以評估這一產品對投資者的損害程度。 缺乏特征、設計不良、缺乏披露或不適當的分銷都足以讓監管機構將產品歸類為對消費者造成損害。
然而,監管機構可能做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則是將某些產品歸類為導致“重大損害”的分類,這一操作基本包括了對客戶帶去金融損失的任何種類。
除了分類之外,ASIC也可能禁止企業向消費者發行產品或產品類別,指示某一特定產品或某類產品只能提供給特定類別的消費者,如非零售客戶,或指示某類產品或某一產品不能分銷,分發,除非附有適當的警告或標簽。
產品幹預條款:
目前歐洲地區ESMA的新規需要每三個月續期一次,澳大利亞的法律則允許ASIC給出禁令最多長達18個月。對監管機構的官方授權,其重點是評估消費者獲得的產品特性對消費者本身存在的潛在不利影響。
過去幾個月中,ASIC代表已經口頭羅列了針對零售市場高杠杆的產品,隨着經紀商即將給到ASIC的數據,監管機構將獲得額外的信息從而幫助做出最終決定。
ASIC尚未給出何時將對外匯和差價合約零售端產品明確指示的詳細時間節點,換而言之,即行業內部人士在至今年年末前,都將處於監管機構的預期指導下。
校對:星晴